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4 年经验裸辞 2 个月,40 场面试、一路的心态变化及经验总结 #105

Open
biaochenxuying opened this issue Dec 1, 2021 · 0 comments
Assignees

Comments

@biaochenxuying
Copy link
Owner

Hello,大家好,你们的猫哥又上线了,有段时间没更新文章了,因为最近在跳槽,所以一直没空写文章,所以耽误了。

先说明一下,猫哥是做前端的,一直在广州工作,所以面试的公司基本都是广州的大中小厂,也面试了 3 个深圳的大厂。

猫哥是 8 月下旬裸辞的,到 11 月 3 号才入职新公司,过程经历了 2 个月,9 月初开始就一直在面试大中小厂,每一轮算一场的话,面试了差不多 40 场,每个岗位走完全部流程大概要三到四场面试,自我介绍都说吐了。

方向

猫哥已经工作 4 年了,再过 3 年就 30 了,30 以后可能很少在一线写代码了吧,一般都到前端 leader 或者管理层了吧。

所以这次找工作主要看公司发展是不是在高速发展中、能不能有比较多的机会、职位的晋升、所做的业务是不是核心业务。所幸,这次找的公司就是这个方向的,最后定的级别还比较高,待遇给得也很不错。

往往是 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所以一开始的目标定高一些,虽然结果得不到自己最想要的,结果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跟找女朋友是一样的。。。

准备

如果把自己看成一个产品,那么简历就是说明书。

先是准备好简历,写简历看似简单,想写好实则不容易。一份好的简历能帮你在一堆简历中脱颖而出。

这次投递过的公司,只要符合岗位要求的,基本都有面试机会,我的简历写得还是可以的,如果你不知道简历怎么写,可以看看这篇文章:10 个 GitHub 上最火的程序员简历项目!10 个 GitHub 上最火的程序员简历项目!

猫哥裸辞后,复习了十几天,刷了些面试题,就开始面试了,也没有刷算法题,所以大厂面试的算法题都是靠临时发挥的,只通过了接近一半半吧,难的算法题基本都挂了,比如字节和微信的面试就跪在算法题考核了,知道自己算法不太行,所以都只面了一个部门,不过就算了。

正确的思路应该是: 提前 2 - 3 个月开始复习面试的知识点的,提前 5 - 6 个月左右刷算法题的,这次只复习了十几天,比较仓促、准备不够充分啊,唉。

面试了那么多场,大概总结了一下:4 年经验的技术面试中,基础知识占 30%、技术深度及原理占 20%、项目占 30%、算法及编辑题占 15%、技术广度占 5%

我个人觉得突击刷面试题还是很有效果的,但平时的积累能让突击的效果更明显,因为好多知识点是相通的。

项目

对于多年工作经验的人来说,项目就比较重要了,所以要着重准备项目,理清项目中用到的技术、遇到的难点有哪些、又是怎么解决的、对项目做过哪些性能优化、做过的亮点有哪些 等等。

几乎每一场面试,面试官都会问到其中的问题,然后面试官追加的问题,只能自由发挥了。虽然项目中一些特别细节的问题我也不太清楚了,但一般面试官只听一遍你的项目,也不会问到那么细节,一般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所以,着重准备 项目中遇到的难点有哪些、又是怎么解决的、对项目做过哪些性能优化、做过的亮点有哪些、把一个项目的关键模块回顾并吃透,特别有用,而且还占很大一个比重,而且还能由你自由发挥引导,这不重点准备还准备啥呢?

现在回头看,我发现自己准备项目过程中有一点不足:深度不够,回答的不够深度,所以技术上会给面试官一种技术深度还有一点欠缺的感觉,所以有些公司最终没发 offer。

面试

虽然知道裸辞会很焦虑,但是也是想给自己一点压力,能更专注的学习与复习的,本来也是打算找一个月左右应该能找到想去的公司,但是还是出现了意外,大厂的面试流程又长,流程走完,最快也是 3 周到 1 个月左右,所以最后又把战线拉长到了 10 月份。

9 月份只面试了 15 场左右,有时隔几天才面试一场,10 月份就厉害了,虽然工作日的时间只有 3 周,但是安排的面试最为密集,基本上 25 场左右,平均每天都安排 2 ~ 3 场,有时一天有 4 场的:上午一场、中午两场、晚上还有一场。

因为现在大部分公司的面试都在线上了,也是条件允许。不然我也不可能在一天内面试这么多场。

之所以那么密集是因为到 10 月下旬的时候,想去的大厂的流程都走完了 ,但是还没发 offer,之前就有 2 家大厂是每轮面试都通过了,最后就是不发 offer 的场景,所以比较担心和焦虑。自己也将近失业 2 个月了,所以想投一些不错的中厂来保底,通过面试来知道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还不熟悉的,也是为了麻木自己,为了让自己不那么焦虑。

一天面试 2 - 3 场下来,比上班累太多了,直接累得躺床上,不想动。

我面试的思路是:先面试一些小公司,基本都拿到 offer 了,再去面试一些不想去的大公司,觉得稳了,再面试最想去的公司,当然如果你很牛逼,可以不用按这个思路来。

猫哥就是按上面的思路来的,面试过的小厂都走到了最后一轮,其本都能拿到 offer 才开始面试大厂,有些小厂是给不起想要的薪资的,就没发 offer。

一开始是每场面试我都会记录技术问题的,方便查漏补缺,但是到后期就只记录一些自己回答不好的问题了,因为很多问题我都遇到过了的。

面试到 10 月份的时候,发现那些面试官问的基本都是这些了,很多问题的答案我都说了十几遍,想不记住都难、张口就来那种。

技术问题的回答率从 9 月份的 85% - 90% 左右到 10 月份的 95% 左右,技术面试基本都是通过的了。

所以,多面试也有好处,战线拉得长一点,你的失误会越来越少,也会越来越明确自己的目标,不会将就

心态

心态的变化还是很重要的,比如我第一次跳槽的面试,就是还没面多少家,有公司给了 offer 就不想在面了,不断暗示自己这个 offer 也挺好的就去了。

而这次 9 月的大厂面试很多都跪在了第一轮或者第二轮,只收到一个大厂 offer,不是最想去的公司,所以就没去。所以 9 月份的收到的大中小厂的 offer 都被我拒绝了。

9 月过得十分的焦虑,而且 9 月过了中秋,10 月还过了一个国庆,本来想着 10 月前能正常上班了的,然而事情并没有想的那么顺利,所以带着焦虑的心情又渡过了一个国庆,但是仍然相信有好的 offer 在等着自己。

刚过完国庆第二天还发烧了一场,烧到了接近 40 度,而那天是有去现场面试的,因为那天一二轮的面试官都在公司,所以我特意让 HR 安排我去现场面试,加快面试流程,过了一轮直接进入下一轮的,最终也顺利走完了二轮技术面试,虽然最终没有拿到 offer。到 10 月中旬及之后才不断有好消息传来,面试的大中厂都通过了,心态才没那么焦虑。

现在往回看,这次的裸辞还是很冲动吧,爱情、事业双失的两个月,心态时好时坏,注意力都不能很好的集中,时而在崩溃的边缘挣扎,有时还失眠,所以一直在调整心态。

当没有好 offer 时,心里就会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在之前公司正常上班多好啊,心态就不会焦虑了。

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沉得住气,千万别中途心态崩了影响自己的选择,越到后期越要稳住心态,好的 offer 往往都是在最后的。

如果心态不太稳定的同学,就不建议裸辞去面试了,当然如果心态完全不受影响,裸辞不裸辞无所谓,什么社保断不断那都有别的办法,心态不影响的话甚至裸辞面有更充足的时间准备,裸辞还是不裸辞,得看自己的情况。

还有就是找工作最好在 3 - 4 月份,不要选择 9 - 10 月份,因为 9 - 10 月份有很多假期,有中秋、国庆,选择在那时裸辞找工作是真的不明智,心态会很焦虑、而且如果面试不顺利的话,可能拖到 11 甚至 12 月份,快过年了,那时很少公司招人了,心态可能就更崩溃了。

耐心

很多人可能面了几场之后,就身心俱疲,有公司给了 offer 就去入职了。

因为一场面试还是很累的,要组织语言,要高强度回答一些烧脑的问题,做一两道编辑题或者做一两道算法题,所以相当于近乎一小时都在高强度用脑。面试比上班还累、再加上心理压力,可能会慢慢磨平一个人的意志,影响一个人的心态。

所以 首先要做到心态放平,记住你和公司是双向选择 ,然后把自己的时间拉长,而且我发现面试这个事情也是个玄学,也很看运气,每个面试官侧重的点都是不同的,而且十分看眼缘,如果这个面试官看你不顺眼,或者没有看对眼,你的技术回答得再好也不会让你过,或者特意刁难你,面试官不会让自己不爽的人来做同事的,如果你遇到一个看你很顺眼的面试官真的很幸运。猫哥在某次的第三面终面的时候就遇到了这么一个面试官,一脸很吊、看不起人的样子,让人很不爽,还没开始面试,我就知道难了。。。

其实我觉得面试心路历程中间有一道坎,在面大概一个月的时候有点累。但后面一旦过了这个坎,后面会比较顺利,一方面由于自己复习的越来越好,遇到的很多问题都重复的,已经熟练到可以张嘴就来,所以脑力耗费也在逐渐降低,另一方面就是已经习惯了面试的节奏和气场。

其中一个 Vue 响应式原理,基本每个技术面试官都会问,以至于后面被问的时候,已经熟练到不敢说得太快了,怕被面试官看出来。

所以,一定要渡过中间那到坎,前面咬咬牙坚持过去,后期柳暗花明。

而且,面得越多,失误越少,你真的会发现,面试题已经逃不出之前面试官问你的那些问题了,所以,渐渐的就没有失常发挥,只有超常发挥。

互联网的圈子真的很小,广州的就更小了,面试时,有些公司的人是和我现在的公司的人认识的,有些会问前同事关于我的情况。

所以每一份工作都要好好干,就算离职了,也留下一个好的口碑,不影响下一份工作,甚至对下一份工作有帮助。

尴尬

还让朋友内推和猎头帮我投了一些深圳的公司的,不过只有 3 个面试机会。招聘方那边会觉得你 4 年都在广州工作,在深圳不会待太久的,或者觉得你只是看看机会而已的,不会真的想来深圳,这个就比较难了。

面试虾皮的时候,那个面试官还问了我 3 次相关的问题,为什么离开广州、打算在深圳待多久、真的会来深圳工作吗。。。

裸辞两个月,第二个月还在找到工作时,面试时还会被问为什么还没找到工作。。。

还会一直被问为什么辞职。。。

有些 HR 还一直问之前几次换工作是为啥。。。

跳槽是为什么?钱给少了呗、干得不爽了呗。。。

有些面试官的态度真的很差。。。

有些面试官还不是按你掌握的技术来提问题的,而是按他自己使用的技术来问的。。。

原以为一线大厂的薪资比较高,却发现却和目前的差不多,有的比我现在的还低,涨 20% 都不肯。。。不过这也正常,大厂招人容易,很多人低价也要进大厂,而小厂招人难,所以肯给高价。还就一个原因就是广州中像样的大厂也就那么几家而已,所以非常的内卷。

还发现有的大厂的晋升很恶心人,晋升只能通过 leader 来点名才能参加晋升。。。这不是会养成下级巴结 leader、或者 leader 拉帮结派的现在吗。。。

还发现很多大厂的工作环境比不上之前公司的,毕竟之前是在广州 CBD,甲等写字楼、一流的工作环境。

最后

总的来说,这次 2 个月的面试过程,还是学到了不少,熟悉了自己原来的项目,体系化的巩固了基础知识、对某项技术的深度也加深了,以前没了解过的技术也在次被迫了解到了,也很大的锻炼了自己的心志。

希望大家也能清晰自己的目标,找到合适满意的工作,不将就。

这次换工作还得感谢帮我内推指点的朋友:亮哥、恩杰哥、荣哥、鹏哥、七淅哥、轻风哥、龙哥,谢谢各位大佬了,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还要谢谢一些猎头也给我内推了好的岗位。

还想写一篇《4 年经验裸辞 2 个月,面试大中小厂共 40 场,高频出现的 100 道前端试题及答案》,如果朋友们想看的,请给本文点个赞哦,我看看有多少人想看,我再决定要不要写。

如果你也有面试的问题或者困惑,可以找我聊聊,猫哥的微信:CB834301747。

@biaochenxuying biaochenxuying self-assigned this Dec 1, 2021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None yet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1 participant